第114章 叔叔的治愈妙招—巫峡行(二)(2/3)
一路上,同行的伙伴们活力满满,有说有笑,你一言我一语地分享着各自对这美景的独特感受。有的伙伴兴奋地比划着,讲述刚刚看到的某片形状奇特的红叶,仿佛那红叶藏着一段奇妙故事;有的则闭上眼睛,深吸一口气,感慨这山间清新得仿若被净化过的空气,称其为 “自然馈赠的香氛”。亚宁也被这欢快氛围感染,脸颊红扑扑的,时不时凑过去听大家的趣谈,偶尔还插上几句自己的惊叹,笑声如银铃般在山间飘散。终于,那座充满历史韵味的文峰观映入眼帘。文峰观可是大有来头,始建于明代,当时名为 “凌云观”,遥想当年,香烟袅袅,钟磬声声,定是香客云集,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愿,对风调雨顺、国泰民安的盼望。只是悠悠岁月里,它历经风雨侵蚀,战火纷扰,逐渐破败倾圮,砖石散落,墙垣坍塌,令人惋惜。好在公元 1786 年,也就是清乾隆 51 年的时候,当地百姓与官府齐心,得以重修。因其山形 “尖耸如文笔,关一邑文风”,便改称为文峰观,成为了巴渝之锁钥,是进入巫峡的第一山,更是观赏长江三峡巫峡美景和三峡红叶的绝佳之地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众人步入文峰观,在观内寻得一处开阔地休憩。此时,同行的一位老者带着些许疑惑,迈着蹒跚步伐走向王导,微微仰头,满是皱纹的手轻轻抬起,向王导问道:“我们现在是否已经完成一半?” 王导嘴角上扬,露出一抹神秘微笑,只是笑而不语,那笑容里仿若藏着一个神秘的小世界。而亚宁和大志叔叔呢,彼时正并肩站在观前台阶上,亚宁微微仰头,任由轻柔山风撩动发丝,大志叔叔则双手背在身后,极目远眺。他们并未多想老者的问题,全身心沉浸在这山间的美景之中,赏着如诗如画的红叶,望着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峦与悠悠流淌的江水,静静感受着这大自然与人文景观融合的独特韵味,仿若自己已与这山水融为一体,成为了画中的一部分。
待得从文峰观下来,踏上龙脊线,双脚刚一触及那蜿蜒山路,众人便被眼前豁然展开的景致惊得倒吸一口凉气,这才发觉它竟是三峡徒步路线中最为壮美、最为震撼的一段。抬眼望去,海拔最高处约 1200 米,云雾缭绕其间,仿若给这山川披上了一层梦幻纱衣。沿途巫峡的美景如诗如画,深秋的红叶似燃烧的云霞,与那雄伟冷峻、直插云霄的山峰相互映衬,仿若大自然这位神奇画家精心绘制的巨作。那红叶红得热烈,红得奔放,一片挨着一片,在山间肆意地展现着它们的绚烂,随风舞动时,仿若跳跃的火焰。它们与那冷峻的山峰、深邃的峡谷交织在一起,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又雄浑壮阔的画面,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。
众人沉醉于美景之中,缓缓前行。走着走着,他们遇到了先前碰到的那两位恋人,女孩身形娇弱,当时看起来已经十分疲惫,几近累得瘫坐在台阶上,双腿无力地伸展着,眼中满是犹豫与挣扎,仿若一只受伤后被困住的小鹿,无助又迷茫。男孩则身形挺拔,在一旁轻声鼓励着她,他蹲下身子,紧紧握着女孩的手,眼神里满是坚定,那目光仿佛能驱散女孩所有的疲惫:“宝贝,再坚持一下吧,都走到这儿了,错过了上面的美景多可惜呀。” 女孩贝齿轻咬下唇,带着哭腔说道:“我真的走不动了,好累啊。” 但在男孩的声声鼓励下,最终,女孩咬了咬牙,双手紧紧抓住男孩的胳膊,借力在男孩的搀扶下继续往上走。
这时,当他们终于来到龙脊这里时,女孩仰头望向四周,脸上瞬间绽放出兴奋的笑容,那笑容比阳光还耀眼,连说:“幸好坚持上来了,不然要后悔死。” 看着他们,大志叔叔心中也涌起一股感动,这一路上的艰辛与坚持,不正是旅行的意